心得感想 No,隨意筆記 Yes: 第六篇 《虛實》
本篇推薦度:★★★★★
《虛實篇》可以說是孫子兵法中含金量最高的篇章。
在《唐太宗李衛公問對》中,專有一篇講虛實。
李世民對李靖說:
「我讀所有的兵書,沒有超過孫子的《孫子兵法》,
又以《虛實篇》為首。用兵能是虛實之勢,則無往而不勝。」
而李靖在這段對話的最後也是對《虛實篇》的中心思想下了最到位的注解:
「千章萬句,不出乎『致人而不致於人』。」
就如孫子在此篇開始就提出:
「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,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。故善戰者,致人而不致於人。」
→ 主動出擊,掌握先機,以逸待勞,從容制動敵人。
萬一主導權已被奪去,處於被動立場
不管面對怎樣的虛實變幻,必須耐住性子
仔細看清局勢,別隨之起舞。
等待機會到來,多方以誤
「出其所不趨,趨其所不意」
將被動轉機為主動。
記得
孫子兵法ㄧ貫思想是要讓我們謹記:
· 先勝後戰
· 先考慮最壞的結果
· 不要輕舉妄動
· 不要被誤導
· 學會避免失敗
知道這幾點
實際狀況發生時
才能虛懷若谷,冷靜應對,靈活判斷,堅定不移。
也才能客觀的將《虛實篇》吸收、使用。
從《計篇》的『五事七計』到《謀攻篇》
講的是戰前的「知己」
計算自己的政治面、資源面、實力面、戰略面。
『軍形篇』評價自己是否已有絕對勝利(獲利)的把握。
『兵勢篇』以正合、以奇勝作戰方法,並擇人任勢,排兵佈陣。
而《虛實篇》正是告訴我們如何在戰場上以虛實戰術達到「知彼」
藉著能夠分辨虛實的戰況,避實擊虛。
聲東擊西我們知道,那聲東擊東呢?
對於虛實之道,
孫子說:
「微乎微乎,至於無形;神乎神乎,至於無聲,故能為敵之司命。」
就如我們熟知的聲東擊西:
我實,能讓敵人看起來以為是虛;
我虛,能讓敵人看起來以為是實;
敵實,我能調動他,讓他變虛;
敵虛.我能看出他不實。
簡直神乎其技
聲東擊西我們都會背
但真的發生狀況,一緊張,兵法都忘了,虛實都不會判斷了,
以為聲東就一定擊西嗎?
如果真的擊東呢?還是擊南?還是擊北?
對於虛實的盲點,從何而解呢?
那就是「知道自己不知道」
舉個書中例子,
在談生意時,
一個飯局就可以知道合作夥伴是否有料
哪句話有膨風,哪句話有可信度。
因為他說的每一件事
如果你都能對應上很多同樣類似的情況
那就能判斷是不是這麼回事,因為你經歷過,你知道;
相對的,如果他經歷比你多
境界比你高,那你的確不知道他在講什麼。
當然上述例子並不全然這麼客觀
但警惕自己
「知道自己不知道」
才能戒慎恐懼。
持續學習觀察提問
琢磨自己的本事
這樣你才能更沉著地判斷「聲東擊西」的虛實。
學虛實就是在學怎麼算計他人嗎?
然而,如何主動創造「避實擊虛」的機會及方法,不外乎以下幾點:
1. 分析敵我雙方計謀,推算雙方的利益得失-獲勝的關鍵點,在於對方的損失是否為致命傷
2. 試探虛實-「形人而我無形,則我專而敵分」。用各種偵查手段,讓敵人暴露虛實
3. 多方以誤-如果看不到虛,就「形之而知死生之地」
4. 避難攻易-「攻其必所救」,攻擊敵人必須救援的地方
5. 因地制宜,以不變應萬變-冷靜觀察當下的前提、條件、情況來隨機應變、定策取勝
這是在運用虛實戰法時的基本邏輯
也可以說是心理戰
比的是處變不驚的強大心智。
姑且不說書中舉出許多精彩的戰例來演繹整個邏輯的運作
這在組織內的升遷競爭甚是常見。
我算是見識過兩次在企業內部的虛實鬥爭
雖然「敵」的是人
但最終還是為了獲利
獲得那個夢寐以求的職位及相對的福利。
這家公司的研發部門分成兩個事業部
各有一位經理所管理
就暫稱為A經理 (空降)跟B經理(內部晉升)
自然而然,兩個事業部的績效常被拿來比較。
然而
公司的組織調整
事業部面臨整併議題
因此內部推出晉升考核
以當年度的專案項目做績效評比
誰能勝出,就能晉升為協理。
先爆個雷
A經理勝了,那麼他做了什麼事呢?
1. 首先他進行了利益得失分析:
· 萬一他這次晉升考核輸了,他的團隊就會被整併,這是他的利益損失;
· 如果他贏了,也許會引起 B 部門成員強烈反彈,影響團隊士氣,這是另外潛在的利益損失;
· 反之為 B 經理的利益損失。
2. 於是他形之以弱:
以為了確保工作品質及效率為由
讓部屬直接去向B經理請教工作上的相關知識與實質協助
並去了解B經理的領導風格。
一陣子下來
A經理發現就實力而言,與 B 經理在伯仲之間
但領導風格卻有天壤之別。
A 經理為權威兼教練式風格;B經理則為民主兼親和型風格。
不要說 A 部門的成員
一般人看到B部門的氛圍都羨慕不已吧。
在民心的部分,A經理不如B經理。
3. 最後總結出彼此的虛實:
A 經理 | B 經理 | |
工作經歷 | ![]() |
|
工作能力 | ![]() |
![]() |
長官評價 | ![]() |
![]() |
部屬評價 | ![]() |
|
部門平均能力 | ![]() |
4. A的經理就觀察結果分析可避難攻易的部位:
· B經理領導風格影響,使B部門成為整個公司最早且準時下班,卻還能達成績效。
對策:
結合外部資源,並利用內部當初空降一起帶來的兩個部屬額外加班,做出一個對公司是大利多的提案及初步成果,得到上頭長官認可,且成為額外的績效加分項。(以實擊虛)
· B經理的得勢在於管理的風格,然而其中有個大問題,就是常常在上班前以早餐會議的名義,相約部屬在早餐店吃早餐,本來這也沒什麼,但公司不用打卡,導致主管帶頭不照表定時間進公司。這裡有幾個前提,上頭長官一個星期大約都只固定出現某幾天;研發部門也另設立在不同樓層;B部門的績效表現並沒有明顯偏差。
對策:
以提升專案開發效率為由,向上級長官提議每日應開早會確認本日工作計畫,並提交彙整會議報告。這使得B部門的短期績效明顯趕不上 A 部門,造成長官開始緊盯 B 部門的工作流程。然而 B 部門閒情逸致慣了,一被緊迫盯人就自亂陣腳。差距也就越拉越大。
整個過程A經理其實並不費力,他掌握了兩個形勢:
· 他的強項在部門平均能力
· B 經理的弱勢表露無遺,連藏都不藏,該說他沒有危機意識嗎?
5. 後話
A 經理上任後,以績效不佳為由,陸續開除了 B 經理及 B 部門的相關幹部,
值得一提的是,B 部門的人也並不是全被開除。
沒被開除的人,他就只做好一件事,把份內該做的工作做完、做好。
即便他也參加了所謂的早餐會議,也都以工作排程為由提前離開。
開發的產品最後也成功通過客戶驗證,成為他個人的績效。
>> 所以學虛實兵法應該是...
所以學虛實兵法,並不是要學如何算計別人
而是要學如何不被算計,如何看清楚虛在哪,實在哪。
就算那不是有心的算計(如早餐會議)
還是莫名其妙的被B部門主管牽著鼻子走了。
處於被動狀態,你的勝敗,你的生死,就注定被掌控。
記得
勝利不過都是戰利品
然而失敗了,卻有可能輸掉人生
所以能倍加謹慎,這樣兵法才不算白讀了。
延伸閱讀
如果您喜歡菜菜的讀書筆記,希望可以
按讚 (推火箭)
留言
轉發分享
您的支持是我整理筆記的動力,謝謝!